2022年3月24日,旭輝控股集團(00884.HK)如期發布2021年全年業績。不到一周時間,超30家境內外知名投行、券商陸續發布研報,紛紛給予旭輝“增持、買入”以及“跑贏行業”評級。
業績發布會上,旭輝管理層表示:
“
在‘房住不炒、租購并舉’的大趨勢下,旭輝已經邁出了破繭重生的步伐,致力于成為一家‘受人信賴的城市綜合運營服務商’。
”
業績穩財務優,再融資能力凸顯
年報數據顯示,旭輝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1078億,凈利潤123億元,業績穩步增長。公司2021年通過發行綠債、低息美元債和境內公司債,新增融資成本降至4.0%。三道紅線穩步進入綠檔,財務更加穩健。
花旗認為旭輝的流動性風險被夸大了,其債務披露清晰,是物有所值的選擇,重申“買入”評級。匯豐則表示認可旭輝嚴格的財務管理和執行力,高度關注回款,一年內到期負債僅4月14.8億人民幣一筆,短債比16%,較2020年下降2個百分點,凈杠桿率可控。
中信建投發布研報表示:
旭輝2021年開發業務結算較為積極,全年交付面積增速達到37.0%,與結算項目均價同比提升12.7%共同帶動收入實現50.2%的增速。
中金公司研報指出:
得益于2021年回款高效且拿地較為謹慎,旭輝至2021年底進入“三條紅線”綠檔,公開市場年內僅1筆14.8億元的點心債需要在4月兌付。
長江證券研報表示:
公司財務安全性和信用優勢持續鞏固,融資成本和信用評級在民營房企中尤為突出,且經營模式正加速轉變,是行業格局優化浪潮中的潛在勝出者。
聚焦核心拿地,未來可售貨值充沛
在行業流動性較為艱難、大多房企停止拿地的過去一年,旭輝仍積極參與核心城市拍地并有所斬獲,成為了2022年北京首批土拍中唯一拿地民企,彰顯出穩健的財務底氣。截至2021年末,公司土地儲備5983萬方,其中一二線占比87%,可滿足未來2年持續增長需要。
申萬宏源證券研報表示:
公司起步上海,堅持高品質全國化布局,深耕一二線,聚焦城市群,土儲質優量足,民企拿地冰凍背景下,22年更是逆境重啟拿地,低成本補充優質土儲。
中泰證券研報指出:
在現金為王的時代,高回款構筑了公司的安全壁壘,并提升了公司擇優拿地的能力。長期看,旭輝可售貨值充足且聚焦于安全性強、周轉快的一二線核心城市,業績持續增長可期。
國泰君安研報表示:
旭輝2021拿地貨值低于銷售貨值,堅決去冗余土儲,從2022年拿地戰略看,將聚焦15個城市且提高權益比,反映公司開發業務更為聚焦到擅長的區域,將有效保障未來的利潤,且公司計劃降土儲去化周期至2年,反映效率致勝的理念。
西南證券研報指出:
旭輝積極采取多元化拿地,并利用多種收購渠道進行,包括政府招拍掛、股權收購及舊城改造等。考慮到公司拿地成本優勢顯著、銷售單價保持穩定且商業運營逆勢發展,維持“買入”評級。
踐行長期主義,穿越市場周期
在業績會上,旭輝控股董事局主席林中介紹了旭輝的第三個五年戰略:公司要“穿新鞋,走新路”,堅持長期主義。而整個三五戰略的核心,即圍繞主業、相關多元的“同心圓戰略”,在夯實主業的同時,積極布局和發展物業、商業、長租、代建等多個賽道,構建“輕重結合”的業務模式,打造“開發+持有”的核心競爭力。
浙商證券認為:
公司圍繞主業打造有效多元業務,是踐行長期主義布局未來發展的體現,有利于提升綜合開發和運營實力,拓寬拿地方式的同時,也能提升公司的抗周期性。
高盛在研報中預計:
隨著旭輝在房地產+業務方面的持續拓展,總體盈利前景將得到改善,商業、物管以及代建管理的合計收入到2024財年將以約30%的復合年收入增長率進行增長,并預計到2024年其利潤貢獻比例將從8%的提升至17%。
美銀研報指出:
作為一家優質的開發商,旭輝的多元化業務增長迅速,并且該等業務的細分市場增長前景可期。美銀表示,旭輝的并表權益大幅增加,關聯投資減少,隨著政策措施進一步寬松,維持對旭輝的“買入”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