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點擊>
城市道路:新增118公里
去年,主城區新增城市道路約118公里,新建成立交11座;新建成1座跨長江道路橋梁——東水門長江大橋,續建雙碑嘉陵江大橋(上半年通車)、千廝門嘉陵江大橋(上半年通車)、寸灘長江大橋、紅巖村嘉陵江大橋、高家花園復線橋。新建成了南山隧道、銅鑼山隧道(一橫線)兩座隧道,新開工建設中梁山復線隧道;續建隧道3座,即雙碑隧道(已通車)、華巖隧道、歇馬隧道。
軌道交通:已運營總里程約202.3公里
主城區已運營的軌道交通1號線、2號線、3號線、6號線,總里程約202.3公里。目前,在建軌道交通線路有軌道交通環線、3號線北延伸段(碧津-舉人壩段)、4號線一期(民安大道-唐家沱段)、5號線一期(園博中心-跳蹬段)、10號線一期(建新東路-王家莊段),在建里程約150公里。
地面公交:新開36條公交線路
去年,主城區運營公交車8641輛;新開36條公交線路,撤銷8條、調整35條;公交線網總長2459.36公里,增長5.12%。延伸了公交服務觸角后,一些新區的居民也可乘坐公交出行了。
交通環境:降低尾氣排放及揚塵
去年,主城開展了黃標車限行、黃標車及老舊車淘汰、油品升級、建筑垃圾密閉運輸車輛整治,努力降低尾氣排放及揚塵。
內環以內
擁堵加劇
2014年內環以外繞城高速以內主要干道高峰時段平均車速37.4公里/小時,同比基本穩定;內環以內干道高峰時段平均車速21.8公里/小時,繼續呈下降趨勢。
專家解析:核心區內跨江橋梁、快速路及紅石路、高九路等主干路擁堵里程擴大,五大商圈、大坪、石橋鋪區域擁堵。核心區進出西部及北部拓展區的主要通道,進入了常態擁堵。比如中梁山隧道、大學城隧道、機場路、新南路等。拓展區內進出北碚、回興、李家沱等區域的干路和節點局部擁堵凸顯。
2014年,“內環限貨”有效緩解了內環車速持續下降的趨勢,高峰時段平均車速53.7公里/小時,同比上升7.0公里/小時。但貨車大幅減少騰出的道路資源,逐步被小客車“占領”,流量逐步再次趨于飽和。
主城區各條射線快速路中,成渝高速、渝遂高速運行不暢;渝武高速、渝長高速流量快速增長接近飽和,渝黔高速、渝鄰高速、渝湘高速流量增幅分別達到28%、23%、15%。
專家解析:一、內環仍是核心區出行的重要通道。二、隨著主城與周邊區縣、省市聯系的增多,高速公路車流量激增。
遠郊區縣
已不再遠
2014年,都市功能核心區干路及橋梁基本飽和,比如,跨兩江橋梁同比僅增長1.1%,但濱江路等主干道在前兩年流量不大,尚未飽和,但去年流量增長10%以上。
核心區與拓展區間主要通道流量快速增長,都市功能拓展區主要干路及橋梁流量快速增長。比如,拓展區跨長江、嘉陵江“兩江”的橋梁同比增長24.1%;穿中梁山、銅鑼山“兩山”的隧道同比增長13.8%。主城區與城市發展新區之間通道流量增長迅速,全日流量40.3萬pcu(標準小汽車),同比增長17.5%。
專家解析:兩江上的橋梁增量小,是因為流量已飽和。此外,城市在擴大,一些居住區、工作區向拓展區延伸,以前我們所說的“遠郊”,已經不再遠了,成了新的熱土。
私家小車
增長三成
2014年,主城機動車擁有量達115.1萬輛,較2013年增16.1萬輛。機動車包括客車、貨車、摩托車、農用車等。其中,汽車擁有量達96.5萬輛,較2013年增加17.3萬輛,增長21.9%,增速和增幅均達到歷年之最。去年主城千人汽車擁有量為118輛,2013年為98輛,也就是說,去年主城平均每100個人,就擁有約12輛汽車。私人小客車仍是增長主力,擁有量達73.4萬輛,年增長達30.4%。
專家解析: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這幾年汽車擁有量迅猛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