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欧美一区二区_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_在线成人小视频_九九热在线播放

  • [南京] 切換

熱搜詞:商業  恒大  學區  中航樾府  房貸  樓市  房展  華府國際  天將孝門  南京房地產稅收4月增幅回落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新房中心 » 新盤推薦 » 正文

龍湖商業20年:成為另一條路

發布日期:2020-10-27  來源:21世紀消費報道網  瀏覽次數:12322

 

2020年之前,龍湖還只是一家產品不錯、業績排名在行業10名左右的"非典型"企業。但今年下半年,龍湖股價飆升至新高,市值突破2600億港元。

過去的龍湖是一家重倉商業、放棄激進增長的"另類開發商",現在它又稱為房地產市場預期見頂大環境中,備受投資人青睞的"另類"。

現在有很多房企開始學習龍湖,他們都想知道,這樣的企業是如何跨越周期的。

龍湖集團CEO邵明曉解釋說,這種現象"代表投資人對一個公司面向未來的判斷和戰略選擇是否正確"的判斷。

在龍湖之外,萬科、保利發展、新城控股等財務穩健、增持商業的公司也被資本市場認可。這種現象可能也代表著內地房企唯規模論即將成為過去,那些能創造經營性凈現金流的企業才能活得更好、拿到更便宜的錢。

 

龍湖商業20年:成為另一條路

圖為龍湖重慶時代天街

01 資本游戲

2020年上半年,龍湖的平均借貸成本只有4.5%,平均貸款年限增長至6.45年。業內認為,這是長期投資商業地產為龍湖帶來的結果。

龍湖開始做商業來自于一個"偶然的機會"。1993年龍湖在重慶創立,專注于住宅開發;2000年,龍湖成立了專門的商業地產團隊,開始嘗試自持商業運營管理。后來龍湖碰到一塊商業用地,這塊土地位于江北的新區域,周邊發展不好。出于戰略直覺,吳亞軍直接拍板拿下這個商業地產項目,開始建設一個新產品:重慶北城天街。

當時重慶的很多同行都認為龍湖會被這個商業地產項目拖累。因為以萬科為代表的企業在帶頭"做減法",舍棄商業地產等開發周期長、占用大量資金的業務,避免企業發展速度被帶慢。

為了做好北城天街,龍湖找了最好的設計公司合作,把商場最好的位置讓給了華聯百貨和遠東百貨。

最后,得益于行業大環境和龍湖的運營,北城天街項目獲得成功,現在已經成為重慶地標之一,龍湖也借此培養了對進入新區域和商業地產的嗅覺,這兩個特點成為日后龍湖操盤時最鮮明的特質。

但在2000年到2016年期間,同樣的錢投資住宅開發業務中顯然能獲得更高的利潤回報,這也是龍湖的戰略選擇一直被質疑的地方。期間有兩個時間段,龍湖看上去確實"掉隊"了。

邵明曉說,商業模式 沒有對錯之分,但對于龍湖"做好選擇,要優于抓住機會",這是龍湖的戰略原則,在住宅開發加杠桿和三四線或許有更多的錢可以賺,但那不是龍湖的選擇。"你單純做住宅開發沖規模是一條路,增加業態,增加一個賽道是另一條路。"

為了避免"誘惑"和搖擺,龍湖給商業地產業務設置了"軍規",每年平均以銷售回款的10%為上限投入到商業地產版塊。同時為了保證增長,龍湖給商業團隊的業績目標是每年保證30%的增長,整體投資回報率保持在6%以上。

這三個數據成為龍湖商業發展的指示燈,讓龍湖在商業地產業務上展現了非常難得的戰略定力。商業地產業務也改變了龍湖的氣質和戰略模式,讓它脫離了高杠桿、高周轉的純住宅開發路徑。同時還為公司提供了可以覆蓋融資利息的穩定現金流,從而在民營企業中獲得超低融資成本,并能夠每年帶來穩定利潤,也因此得到境外評級機構和投資者的好感。

"這么多年我們一直堅持,在工、農、中、建四大行,我們都是總行級的用戶,這也是非常的自律才能有到今天。"

         邵明曉認為,從2000年到2010年期間,龍湖商業一直處于積累經驗打磨團隊階段,2010-2020年期間是系統性戰略性做公司規劃,并作為主航道快速發展的階段,二十年間有幾次"痛感"非常強烈的時期,包括商業項目占用大量資金被質疑"拖累發展速度"的時候,以及拿貴了地,背負財務壓力的時候,直到最近幾年才算完全挺過去了。

商業地產也是一個資本游戲,整體投資回報率必須跑贏資金成本,業務增長率也要高于或同步于公司整體增長,這是戰略紀律。在商業地產業務上,集團要求商業業務的毛利率要做到70%以上,整個整體投資回報率要守住6%的底線。

企業需要賺錢,資本需要利潤。不同企業有不同的策略,只不過當你選擇做長的時候,會吸引長期資本,當你選擇短期的時候,吸引到的可能是投機資本。

詹姆斯·柯林斯將利潤視為企業模式的副產品,"利潤之上的追求"才是做到長久而偉大企業的核心因素之一,而馮侖將其通俗地表達為"偉大是熬出來的",必須做一些現在看上去不賺錢的事,依靠戰略定力才能犯更少的錯誤。

02 刻度+手感

龍湖集團內部對商業地產業務有嚴格的KPI考核指標,整體投資回報率要保持在6%以上,租金增速保持在30%以上。對開業年限不同的商場,還有更新比例和租金增長要求,以保持對消費者的長期吸引力。

在保證"刻度"之外,龍湖商業則靠"手感"做事。

比如,進入一個新區的時候,龍湖更看重"布局"本身,而不是財務數據。2010年2月,龍湖在北京朝陽區常營拿下一塊46萬平米的城市綜合體項目,龍湖的投標價45.4億元,比第二名整整高了7.6億元。

邵明曉回憶,投標時"要求就出一次價,一翻開一翻一瞪眼,要是超過第二名3000萬就成交(心理能接受),但我多了七八個億,當時我還心疼了這么倆月,難受。"

這些開發難度大、利潤薄的地塊,被戲稱為"骨頭地",在加速商業地產階段,龍湖曾拿過一些"骨頭地"。

在邵明曉的背后,是龍湖創始人吳亞軍的支持。邵明曉開玩笑說,這更像"一雙溫柔的大手"推著你走,讓企業駛向正確的方向。

"但很難說用一個標準說全集團更剛性的拿這個去卡、拿(拿地)這個項目,如果生意是這么做的太簡單了。""手感"就是在經驗基礎上的個性化算法。

在拿地過程中,龍湖會把全國劃分重點區域,在重點區域中劃出重點城市,在城市中"拉網格"找出重點版塊進行布局。因此,龍湖"天街"一般是建在人流密集處的區域型購物中心。

相比中糧大悅城,和華潤萬象城,龍湖更強調"轉念即達"。

過往幾年間,龍湖投資物業租金按年同步增速均保持在20%以上,2019年整體投資回報率則上升至7%。

在運營風格上,龍湖商業前十年更偏向于香港模式,當時龍湖密集考察、分析了恒隆,新鴻基、香港置地等香港"商業大佬",總結做事維度和經驗。近幾年龍湖則在考察歐美的購物中心"長青企業",包括德國ECE、美國WestField、Simon、Neiman Marcus,龍湖在尋找一個兼具個性和持續性的商業模式。

從去年開始,龍湖的總規劃師和管理層密集去到重點一二線城市調研,對城市規劃和城市發展進行實地深入研究,以便跟著城市的規劃發展,進行業務布局,加速公司在TOD模式上的經驗積累。

龍湖集團副總裁,商業地產總經理李楠說,龍湖希望管理層和項目總不是一個職業經理人思維,而是把自己當作一個生意人,去考慮接下來還能怎么做。

03 未來10年

在邵明曉眼中,能看到龍湖商業的三個10年。第一個10年是邊走邊打、摸索經驗的十年,第二個10年是總結經驗、建立優勢的十年,第三個10年需要建立可持續的商業模式,將龍湖商業拉進行業TOP3。

但隨著房地產企業集中降杠桿,商業地產的競爭在加劇,近幾年已有超過十家地產公司新成立了商業地產部,準備加碼持有型物業。

但邵明曉認為,紅利是時代帶來的,所以模式必須面向未來,而龍湖集團也希望建立一個"傳統行業未來企業"。

李楠稱龍湖商業內部愿景為"有靈魂的空間,能共情的服務,無邊界的創新"。她認為商業地產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產業,最終還是要通過創新來提升效率和效能。

龍湖整合了包括商業在內的各個版塊,建立了底層數據打通的數字化平臺。以商業為例,目前已經會員超過1000萬會員。

龍湖還計劃在既有的資金成本優勢方面繼續"筑墻",在一二線高能級城市加速布局,再加上龍湖集團公司的杠桿優勢建立"排陣"壁壘。

另外,龍湖會在項目層面尋求基金合作機會,"放小股出去,拿一點錢回來,還是龍湖運營",重在模式探索,融資功能龍湖沒有那么急迫。

但最關鍵的還是如何抓住時代的節奏和人流。邵明曉認為,做地產和商業首先要了解城鎮化進程,而"新型城鎮化的核心就是大城市,城市群、衛星城,大高鐵,大交通,城市內的地鐵的網格化的毛細血管式的交通,讓這些年輕有支付能力,有活力的人口高度集聚在這些大節點上。帶來產業升級、消費升級、社交升級的機會,所以龍湖會全力切入TOD領域,這是可以貫穿未來十年的機會。

龍湖的策略是先做布局,站住位置,然后通過資金、運營動作加速。"生意這個事不能急,因為最終你不能簡單為了追求一個均衡。"邵明曉說,龍湖可以接受開發業務排名穩定在10名左右的座次,但希望商業業務能更進一步。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