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下一個增長極在哪?
兩個維度來看,一看經濟,二看人口。
2015年,成立之初的江北新區GDP規模為1465億,2019年新區全域地區生產總值突破2780億元,總量占全市比重近1/5,增速13.2%,位列南京全市增速第一,已實現5年GDP翻一番的勢能!
2015年,江北新區人口為168.4萬,2020年人口突破260萬,占南京總人口數超1/4。
這些飚速般的數字,也僅僅只是江北新區已達成的“小目標”。長遠來看,至2025年江北新區GDP預計實現6000億規模,將撐起南京經濟的半壁江山。
再造一個南京城,是江北新區寫給世界的抱負。
國家級新區、省內首位度
可以遠見的下一個浦東新區
不妨大膽猜想一下,南京若成為下一個上海,“浦東新區”該位列南京何處?
從國家立意來看,早在2016年,國家發改委印發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中,上海被列為唯一的超大城市,而南京市則被定為“長三角城市群”中的特大城市,規模僅次于上海,超過蘇州、杭州。
南京被委以省內首位度、國家特大城市的歷史重任,其經濟發展潛力、空間都將被無限放大,未來GDP總量仍將大幅增長,而江北新區788平方公里的空間,便是基于歷史重任下,南京新一輪經濟增長極的“不二載體”。
江北新區,全國第13個、江蘇唯一一個國家級新區,全國第9個自貿區——江蘇自貿區,國家級新區意味著什么?在上海是浦東新區,在北京是雄安新區。
中國第一個國家級新區——浦東新區,2019年實現GDP12734.2億元,位居全市第一位,占上海全市GDP比重為33.34%,比排名第二的區域GDP高出10126億元。
第二個國家級新區——天津濱海新區,2018年實現GDP10692.46億元,也成為GDP超過萬億的區域。
國家級新區成立的初心,便是打造區域的經濟增長極。而江北新區作為全國第13個、江蘇唯一一個國家級新區,再加上江蘇自貿區的政策利好疊加,江北新區的未來,無疑將超越無數人的期待!
并且在國家長三角一體化戰略下,上海、南京兩座肩負長三角“三省一市”雙輪驅動的引擎型城市,江北新區未來要攀登的高度,必然是又一個“浦東新區”。
江北新區發力
南京從跨江到擁江格局已定
百年來,南京以新街口為核心,代表了南京的江南發展格局。
江北新區的誕生,無論是政策立意,還是經濟飆升、人口增量,無不標志著南京從跨江到擁江發展模式的開始。
江北新區,不同于南京早期“劃地為界”的發展模式,江北新區典型性的超前城市規劃,整個區域規劃面積為788平方公里,分為研創區、CLD長江隧道片區、CBD中央商務區、老浦口火車站歷史文化街區,聚焦“兩城一心”建設,打造“芯片之城”、“基因之城”、“新金融中心”,不僅符合國家對江北新區的定位,更符合產業發展趨勢。
芯片,作為現代工業的“糧食”,目前江北新區已集聚了140余家集成電路企業,國內排名前十的集成電路設計已有一半在新區落戶,已經形成了千億級產業規模。
基因及生命健康產業,是21世紀極具發展前景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江北新區至今已集聚醫藥企業410余家,其中基蛋生物、健友生化、藥石科技等9家企業相繼上市。
一心,即新金融中心,以產融結合的發展路線,“實體+金融”模式全面推動揚子江新金融集聚區建設,截止目前已落戶各類新金融機構超過100家,200家基金管理人及基金落戶,集聚各類金融資本達2000億元規模。
除此之前,江北新區集聚眾多創新資源,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南京工業大學等高校12所,組建了南京市江北高校聯盟。
規劃24條過江通道、7條軌道交通、5條城際軌道無縫江南的陸路交通建設,以及西壩、七壩兩大國際性多功能綜合江運樞紐、170億打造南京北站,未來將形成集水路、鐵路、公路、管道等于一體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站位江北新區CBD
獻給南京的全球摩天地標群
像浦東新區最矜貴的核心留給了陸家嘴,江北新區亦然。
江北新區中央商務區,作為承載江北新區樞紐、政務、商業、經濟、文化交流的中心,在規劃能級上,以倍數級造城之勢,開發體量達20個新街口、3倍于陸家嘴交通線、480萬方地下城,一個超越新街口的勢能正在加速兌現,一處南京面向世界的國際化城市封面正在誕生。
綠地控股聯手中國金茂,響應國家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懷揣著對南京城市變遷的深刻解讀,選址江北新區中央商務區,特邀世界超高層締造者,哈利法塔、上海中心的操刀者——美國SOM,聯袂打造江北中央商務區封面——綠地金茂國際金融中心。
綠地金茂國際金融中心,規劃打造集甲級辦公、總部獨棟、五星酒店、天幕公館、菁英公寓、精品商業于一體的500米摩天地標群,整個綜合體項目規模達到60萬方,各業態之間形成內循環,實現居住、辦公、休閑的24小時鼎級商務生態圈,其地標樓達500米之高,也是江蘇全境內第一摩天高樓。
領匯A4,作為500米摩天地標群首發作品,建面約170-2100㎡甲級辦公、建面約2100㎡起總部獨棟、建面約200-500㎡央芯商鋪三大產品為一體,不僅擁有江北中央商務區的無限潛能,更有60萬方天際商務綜合體的加持,獻給那些先見南京未來的每一位卓越人物!
(編輯:俞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