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到故障形式,質保期內新能源車多以車機系統電子模塊、顯示屏幕以及涉及駕駛輔助的雷達傳感器故障為主,燃油車領域主要以服務承諾不兌現、漆面問題和發動機及傳動系統故障為主。在現場,多位奧迪車主反饋車輛大屏頻頻黑屏,屢修不好;一位寶馬車主投訴,剛買的新車傳動系統故障多次報警,愛車動不動就要在4S店躺幾天,始終修不好。
按制造企業劃分,合資品牌與進口品牌車輛投訴占比有所上升,自主品牌投訴占比有所下降。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一些造車新勢力品牌由于發展不及預期,導致大量車主無法正常維保車輛。例如,現場多位哪吒車主反映,南京地區已有兩家直營店退網,導致數百位車主維修保養困難,零配件遲遲供應不上,車輛也無法得到及時修理,如果該品牌退市,車主們則有可能遭遇更大損失。對此,輿論認為,雖然優勝劣汰是市場規律,但汽車屬于高價值消費品,對退市新能源品牌,相關部門應出臺對車主的兜底保障措施,不能讓企業“一退了之”。
此外,二手車領域的投訴量大增也是今年315的突出問題,其中公里數不準確(調表車)、改裝車、事故車等是車主投訴重點,合同條款模糊,商家驗車報告不實等導致售后投訴量增多。車主吳先生反映,自己在某二手車銷售商處購買的解放卡車,剛到家發動機就壞了,二萬多元的損失無人認領。對此,維權律師認為,根據《家用汽車產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二手車的質保期限不得少于3個月或5000公里。這一規定確保了消費者在購買二手車后,仍能享有一定期限的質量保障。但在實際操作中,卻有大量二手車經銷商對此置若罔聞。建議消費者在投訴的同時,也要果斷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315問題車展已在南京地區連續舉辦九屆,主辦方南京交通廣播表示,曝光不是車展的目的,作為媒體,更希望通過輿論監督的力量,讓車企將重視車主權益的承諾落到實處,讓一些久拖未決的車輛問題得到令車主滿意的解決。
21世紀消費報道 萬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