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市發改委公布了本市地面公交和地鐵票價調整的原則:北京對公共交通的投入不會減少;公交地鐵票價將繼續堅持公益性,對特殊人群優惠不變,相對價格優勢不會改變;針對學生、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人群的優惠政策不會改變,對日常依靠公共交通出行的上班族也將有優惠。
記者從市發改委獲悉,7月3日至20日,共有來自各行各業的24079人參加這次活動,共提出意見建議40222條。其中13188人在網上提出15945條意見建議(地面公交5512條、軌道交通10433條),10713人在微信上提出24099條意見建議,信函126份,傳真25份,電話27個。
從意見建議征集情況看,支持票價改革的認為現行票價水平較低,調價可以理解;單一票制不合理,應該實施計程票制,多乘坐多付費;軌道交通客流壓力較大,調價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客流壓力。反對票價改革的認為公共交通屬公益性服務,應該保持低票價,政府給予補貼;軌道交通為剛性客流,票價調整難以實現分流效果。
市發改委表示,“下一步,我們將根據社會意見建議,結合企業成本監審情況,研究提出本市公共交通價格改革方案,并適時提交價格聽證會聽證,進一步聽取社會各界意見。”
針對大家普遍提出公共交通應該堅持公益性的意見,市發改委表示,這次制定公交票價改革聽證方案的首要原則就是要堅持公共交通的公益性,堅持公交優先發展戰略。一是政府對公共交通發展的投入力度不會降低,并要進一步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滿足社會對公共交通發展的要求;二是公共交通的相對價格優勢不會改變,要能吸引大家乘坐公共交通,倡導綠色出行。三是對學生、老年人、殘疾人、解放軍士兵、武警士兵、盲殘人士、殘疾軍人及傷殘人民警察等特殊人群優惠政策不會改變,并對公共交通依賴度比較高的通勤群體,制定相應的優惠政策。
(編輯:馬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