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欧美一区二区_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_在线成人小视频_九九热在线播放

  • [南京] 切換

熱搜詞:榮威  Smart  上汽  比亞迪  寶駿  上汽大通  傳祺  寶馬  新科  旅行 

當前位置: 首頁 » 汽車 » 焦點新聞 » 正文

中國汽車業 韌性依然強勁

發布日期:2020-03-06  來源:人民網  瀏覽次數:3859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月中國汽車市場的產銷數據注定非常“難看”。然而,這一次我們不能單純地“用數據說話”,更應該看到的是在產銷數據背后,中國汽車業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和經濟發展保衛戰中展現出的強勁韌性。

疫情陰霾籠罩下,汽車業遭遇復工難、銷售難、供應鏈緊張等等問題,即便面對如此困境,中國汽車企業不僅捐款捐物馳援疫情防護,更以“人民需要什么,我們就造什么”的強大制造能力、快速變線能力、完善配套能力、創新研發能力刷新人們對中國汽車工業的認知。緊接著的復工復產潮中,中國汽車業又在湖北這一產業重鎮仍停滯的情況下,迅速穩定零部件供應、加速恢復生產、變革營銷模式,加緊把“失去的一個月”奪回來,再次展現出中國汽車業迎難而上的奮斗精神以及蓬勃的生命力。

中國汽車業如此強勁的韌性根植于中國業已沉淀的汽車工業資源。作為中國經濟的支柱產業,中國汽車業在改革開放40年來快速建立起了完備的工業體系,而完整性正是中國汽車制造業的最大優勢之一。2018年發布的《中國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研究》顯示:中國零部件企業超過10萬家,基本實現了1500種部品的覆蓋。這也是此次疫情期間中國車企能迅速投入抗“疫”所需高端救護車生產并快速復工復產的原因。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日韓一些車企因為來自中國的零部件供貨受阻而不得不暫時停產。而歐美等傳統工業強國的汽車業日漸缺乏活力的根源也是由于這種產業鏈條的缺失。

正如業界資深專家羅清啟所預言,任何汽車硬件的規模與范圍的經濟性基礎都將在中國生成,中國成為所有汽車全球市場擴展的出發點,這個出發點撥動了背后所有關于汽車行業的技術元素。事實上,中國汽車產業鏈已經在一些前沿技術領域具備了一定的完整性。例如中國自動駕駛產業鏈重點企業就有88家,擁有從上游零部件到中游供應商,再到下游整車制造廠、出行服務商的全產業鏈條。不少跨國車企也正是看到了這一點,不僅將中國視為立足亞洲乃至輻射全球的制造中心,也開始將研發及測試中心設立在中國。

從這個角度來看,比產銷數據更應該引起重視的消息是,3月3日,臺州吉利衛星項目宣布開工。該項目是吉利科技集團在臺州打造的國內首個脈動式模塊化衛星智能AIT(總裝集成測試)中心,規劃建設衛星研發中心、部組件智造中心、測控中心、云計算大數據平臺等設施。今年吉利將首發雙顆低軌衛星,全面展開全球首個低軌導航增強衛星系統的商用驗證。吉利也將憑此成為繼特斯拉之后,全球第二家“造車+造星”的企業。

這正是中國汽車業強大技術底色的呈現。中國汽車業早已深度嵌入到全球汽車產業分工中,但不能單純把中國當作一個只具有經濟性的體量巨大市場來看待,它已經從自己所依靠的全球第一大市場吞吐量的角度演化為一種市場的優化力量。銷量所帶來的競爭力正在逐漸隱退,5G技術、衛星導航、中國式區塊鏈等等具有中國特色的技術要素才是中國這個市場獨有的現代能量,這些都是值得汽車產業深度閱讀的、只有在中國市場才獨有的優勢。

 (編輯:馬麗麗)
 
 
 

 

 
推薦圖文
推薦汽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