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先生遇到的好光景,其實已是眼下各大4S店的售后現狀。“我們這個月售后服務的收入減了三成,是近年來首次下降。”記者對杭城近30家4S店調查后發現,限購3個月后的6月份,幾乎所有4S店寄予厚望的售后服務均有不同程度下滑,限購首度波及售后市場。
現象:
以前預約要排隊,現在來了就能修
烏先生是杭州一家豪華車品牌4S店的服務經理,這家店的新車銷量一直是省里老大,以前他的地位一直比不上銷售經理。不過,杭州限購后,他的地位明顯上升,因為老總認為,以后店里的主要盈收要靠售后來創造了。可好景不長,6月,他驚訝地發現,每天進場維修保養的車次不斷減少。月度報表顯示,維修產值下降了二成左右,這是近年來售后收入首度負增長。因為員工培訓、維修質量都做得不錯,最后老大破例沒有扣掉售后的獎金。
但同樣是4S店的服務經理,陳經理就沒有這樣的好運氣。“我們店6月的營收下降了,以前做保養維修,不預約和排隊,那是不可能的。但現在,來了就能做,不需要排隊了。”說起令車主們幸福指數大為增加的保養維修,陳經理臉上沒有了笑容。因為這意味著,他們的獎金馬上要像銷售一樣縮水了。
據記者調查杭城近30家4S店,6月售后收入,幾乎都出現了下降,下降幅度在15%~40%之間,中低端品牌下降比豪華車更為明顯。
原因一:
外地車到杭州保養越來越少
小王是江蘇來杭州創業的小業主,手頭有輛江蘇牌照的車輛,三四年來一直在杭州使用,這次杭州限行,他只好將車轉讓給了老家的朋友,新租了一輛車開。據記者了解,外地牌照限行,許多原本在杭州的外地牌照車輛無法像以前那樣暢行,這些車輛不少流失到了外地。
“我們調查過,店里積累的維修保養客戶中,有13%是外地牌照。”浙江米卡迪總經理張建業表示,6月,外地牌照來店做保養和維修的車次明顯減少。其中原因,有的是車子轉移到外地使用了,而外地車主受限行影響,也不再到杭州來做維修保養。
估計杭州外地牌照的車總量約有一成左右,業內人士表示,杭州汽車保有量約250萬輛,10%的話就有25萬輛。這些外地車對售后的需求正日益減少。另外,黃標車作為強制報廢的對象,今年年底將全部退出,黃標車均為老車,會產生較多維修量,黃標車的退市,意味著售后市場的進一步萎縮。
原因二:
首保車輛明顯減少
限購,讓杭城4S店無奈地把一半的新車賣給外地人,以求生存。但即使這樣,汽車銷售總量還是降了一半甚至更多,F在,其后續效應開始顯現,賣給外地人的新車,基本上是有去無回,沒有了后續的保養。另一方面,由于新車銷售銳減,不少4S店的首保輛次明顯下降。
城北一家日系車4S店的服務經理就表示,他們的新車基本上都是1500公里做首保,一般新車銷售二三個月內,都會回來做首保。但現在,限購3月,新車主新增有限,售后客戶積累明顯減少。“以前每月我們店新車可賣二三百輛,現在只賣幾十輛,少了六七成。售后沒有了新車主的首保,就等于沒有了新鮮血液,舊車主還有一部分流失,未來對我們來說有些嚴峻。”
浙江萬友汽車服務經理吳奎忠也發現了類似情況,他表示,一般新車賣出去,兩年質保期內,車主都會到店里來做保養。新車三四個月,開上5000公里來做首保是很正常的,F在限購3月,正好影響到首保的車主。但他對即將到來的七八月高溫季節抱有希望。他表示,高溫或天寒,都是車子最容易得病的時候,空調、水箱溫度過高和爆胎等高溫病會接踵而來,這或許會緩解售后的困境。
原因三:
保險公司鼓勵車主別去4S店
“你的車已經是兩年多的車了,可以不去4S店維修,我們會推薦一家靠得住的社會維修企業給你,這樣可以保證理賠的費用很寬裕。”保險公司的建議,多少讓車主陳女士有些不舒服,但如果她堅持要在4S店維修的話,她要自己掏一千多元,最后,陳女士去了保險公司推薦的維修企業。
據了解,杭州有保險公司已開始鼓勵車主不去4S店維修。“主要是4S店的維修費用相對較貴,去年,整個杭州,只有一家保險公司不虧損,在大部分保險公司都要虧損的情況下,部分保險公司節約理賠費用降低虧損,鼓勵車主盡量不去4S店維修。
原因四:
一年近萬公里,用車頻率降低了
限行時間和范圍的變化,還影響到車主用車頻率,這也是汽車維修保養量下降的原因。別克米家服務經理高峰就發現,現在一個月只開幾百公里的車主大有人在,一年下來,一萬公里都不到,有的甚至三年只開5000公里,F在許多家庭擁有了兩輛甚至三輛車,使得單輛車的行駛里程明顯減少,這樣一來,維修保養的次數也就減少了。
而近期我省公務車卡緊維修費用,也是售后吃緊的原因之一,上海大眾某4S店服務經理吳先生告訴記者,公務車維修量原來占到他們公司營收的20%左右,現在只有5%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