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乘用車零售量為168.7萬臺,同比下降3.1%,環比下降6.4%,出現歷年少有的6月環比下降幅度較大的現象。”近日,在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召開的汽車市場研討會上,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在近期國內外宏觀經濟總體數據良好的情況下,6月中國車市零售卻出現較大跌幅,“這是諸多特殊因素影響導致的。”
“6月的車市受到了包括端午節和世界杯在內的偶然因素的影響。”崔東樹分析稱,“今年端午節假期在6月,假期人們大多會選擇在家休息或者出門旅游,這對汽車銷量有不小的影響。其次是世界杯的影響,世界杯的看球群體與購車群體重合度較高,因此在世界杯期間,消費者對于汽車市場的關注度也會有所下降。”
除了節假日因素的影響,7月即將實施的降低關稅政策令消費者對于車市產生了“觀望狀態”,這也令6月的進口汽車消費處于停滯狀態,而這種觀望情緒對國產汽車也有一定的“傳染效應。”
一度成為推動車市銷量增長主力的SUV表現同樣乏力。“6月SUV市場增速為-4.4%。其中部分合資新品SUV尚未帶來銷量提升,因此SUV市場顯得比較疲軟。”崔東樹說。
崔東樹指出,在原本被視為銷量增長“最強引擎”的SUV市場,上半年的增速僅有6.3%,因此當下中國汽車市場處于熱點不足的消費增長乏力期。
“在SUV、MPV等車型熱度不斷下降的情況下,下半年車市仍需新能源汽車助力。”據崔東樹介紹,今年1~5月,全球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到58萬臺,同比增速達到54%。其中中國銷量達到28萬臺,同比增長113%。崔東樹認為今年1~5月是中國新能源車起步較快的時間節點,在政策與市場的雙重驅動下,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增長非常突出,隨著車企生產能力的增強,以及部分上市新品價格的穩定,未來新能源汽車有逐步擺脫補貼政策的獨立發展態勢。
今年2月13日,財政部官方網站公布了《關于調整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財建〔2018〕18號)。新政規定,6月11日前執行原有補貼政策,6月12日開始執行新的新能源車補貼政策。
“新政大幅提升電池能量密度標準,推動高續航乘用車增長,推動專用車規范升級,實現高質量增長。”崔東樹表示,“2018年是新能源汽車的過渡期,新能源車產銷保持較強的增長態勢。與此同時,補貼新政的實施,推動動力電池產業的技術升級和能量密度快速提升,推動新能源車結構性的高端車型高質量增長,將形成以中高端乘用車和高端物流電動專用車為核心增長動力的新能源車高增長的新局面。”
從6月的新能源產銷表現看,A00級純電動乘用車銷量環比5月銳減60%以上,高續航里程的A0級電動SUV車型占比明顯提升,自主新品推動插電混動車型的銷量同比大幅增長120%。“這是分段補貼的政策的良好效果,車市增長動能轉換到新能源體現了高質量增長的特征”。
回顧今年上半年汽車市場的表現時,崔東樹表示今年1~6月零售同比增長4.0%,大幅好于去年上半年的1.0%增速,這體現出國內消費的頑強增長特征。“雖然今年中國汽車市場全年實現4.0%的增速難度較大,但隨著鼓勵內需的政策持續推進,車市仍將有機會實現超高基數下的較穩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