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專車行業將隨著一紙規定的出臺而天翻地覆。記者從多方消息源證實,備受關注的《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將于近期向社會公布。盡管《辦法》尚未出臺,細則存在不確定因素,但將專車納入到正規監管渠道已板上釘釘。
官方:出臺在即
記者了解到,由交通部牽頭、多部門聯合制定,制定過程中多次向專車企業、出租車管理部門和行業專家征求意見的《辦法》近期將出臺。據了解,《辦法》將從平臺運營、車輛準入、司機準入等方面加以規定。包括應具備相應的法人資格且具有固定的營業場所、服務機構、服務能力,具備開展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的互聯網平臺與擬開展業務相適應的信息數據交互及處理能力等。
在車輛和司機準入方面,《辦法》規定,專車司機需獲得上崗證,車輛需獲得營運證,私家車需要把車輛屬性變更為營運車輛。同時,根據《機動車強制報廢標準規定》,私家車接入專車平臺后,也將面臨使用年限將從不受限制到最多使用八年時間的規定。
司機:迷茫跳槽
與動輒數十億美元融資的專車企業相比,專車司機更關心哪個平臺可以獲得更多補貼且避開更多的開支。滴滴出行的專車司機趙師傅表示,滴滴對司機補貼的政策變化依舊頻繁,如果國家出臺相關規定禁止司機的接入或是接入后必須實行八年后報廢的標準,平臺上的司機將會大量減少。“我的車是2013年購置的,全款花費近20萬元,如果要求8年報廢處理,我就不做專車了。”
Uber平臺的司機李師傅則表示,與八年報廢年限的規定相比,他更關心專車納入監管后是否需要交納稅費、保險費等其他費用。“開人民優步就是兼職賺些補貼,如果未來需要支出更多的成本費用,我會選擇退出。”
北京首汽出租車公司金師傅表示,人民優步、滴滴快車等比出租車價格低的車輛進入市場后,出租車明顯受到影響。“快車比出租車便宜且不用交車份錢,是擾亂市場的行為,國家應該對他們進行監管,繳納相關費用。”北京市雙菱出租汽車有限公司司機陳師傅則表示,國家一直鼓勵專車服務,未來如果專車服務質量高、價格也高,對于出租車司機的影響并不大。
消費者:期待實惠
自互聯網專車誕生以來,高額且頻繁的補貼讓消費者成為“被慣壞的孩子”。消費者陳女士表示,專車被監管意味著消費者的乘車安全有更多保障,但對于消費者而言,便宜、舒適依然是最為期待的。消費者李先生則表示,專車服務質量優于出租車,因此價格更高也無可厚非,國家出臺相關法規后,對專車、出租車行業都是好消息。“‘黑車’身份讓許多司機不去機場、火車站的現象未來也可以杜絕。”
互聯網分析師于斌認為,消費者和司機一樣有逐利心理,哪個平臺的補貼多便更趨向哪個平臺,毫無忠誠度可言!掇k法》出臺后,專車平臺不能再“任性”燒錢搶用戶,價格未來或將更加穩定、理性。中國道路交通運輸協會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級工程師也認為,專車被納入國家監管體系意味著專車市場未來將更加規范化發展,高服務質量、高價格的車費讓專車與傳統出租車形成差異化互補,享受便利的最終還是消費者。
(編輯:馬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