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理ETC卡的用戶除享受到通行京津冀高速路收費時的方便外,還有望在部分大型停車場實現“智能付費”。昨天上午,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共同組織發布《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路側單元應用技術規范》和《老年護理常見風險防控要求》兩個推薦性地方標準,這是京津冀三地發布的首批區域協同地方標準,標準將于7月1日起實施。
北京市質監局副局長姚娉表示,為推動建立統一的生態環境規劃、標準、監測和執法體系,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三地就推進標準化合作提出了相應要求,最終出臺了共同制定、分別發布的工作意見。根據商定,三地區域協同地方標準統一編號(省市代碼不同),以3開頭。“希望以后‘地標3000’就是京津冀區域協同地方標準的代名詞。”天津市市場監管委副主任楊振林說。
據悉,首批兩項地方標準《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路側單元應用技術規范》和《老年護理常見風險防控要求》在制定過程中,三地交通、衛生計生、標準化部門進行了多次溝通,就標準文本內容達成一致。其中,河北、天津目前并無《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路側單元應用技術規范》標準,因此新標準的出臺填補了兩區域的標準空白。今后,京津冀三地將圍繞環境治理、產業對接和交通一體化等重點領域,探索制定發布實施更多區域協同地方標準。
(編輯:馬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