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民網購時代的到來,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各種實惠以及免費送貨上門的愜意。在有車以后,越來越多的人也是通過網絡來開啟自己的車生活。愛車應該怎樣裝飾打扮?怎樣維修保修才最省錢?如何護理讓愛車光彩依舊?……網購平臺不僅圖文并茂地幫你解決用車中的各種困擾,甚至還有一些店家打造出“線上推產品+線下送服務”的營銷模式,深得人心。
“店慶!店慶!半價酬賓”、“秒殺價!最后一天!”、“沖量甩賣”……當網頁上跳出各種優惠時,剁手黨就會按捺不住,躍躍欲試。“產品比在4S店買便宜了好多!”、“新產品真有這么神奇?”、“動手DIY輛個性版靚車”,各種需求下,網購汽車用品已經成為一種時尚趨勢。然而,正處野蠻增長階段的汽車用品網購市場,給消費者帶來便利和實惠的同時,也帶來了不少“麻煩”。各種亂象層出不窮,維權道路也異常艱難,讓不少消費者直呼“傷不起”。
網購產品質量如何把關?服務質量如何保證?產品對各種車型的適用度如何?又到一年“3·15消費者維權日”,業內人士提醒消費者,由于汽車本身的特殊性,汽車用品往往涉及到駕乘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網購汽車用品不能只一味比對價格,更要綜合比對商品的質量,以及是否符合自身車輛的使用。
產品出現問題
店家“玩失蹤”
■個案
“選擇網購好處就是便宜方便,但卻帶來了不少的麻煩。”對著網購的行車記錄儀,李先生苦笑了一下。前不久,李先生網購了一個行車記錄儀,卻因質量問題,店家對投訴一直愛理不理,糾紛一直拖延近7個月無法解決。
李先生介紹,由于時常開車外出游玩,所以打算買個行車記錄儀以保證在陌生地方的行車安全。去年8月,李先生看到一家名為“深圳賽*精品”的網店促銷一款行車記錄儀,自稱:“黑匣子Q22高清行車記錄儀雙鏡頭、迷你超廣交夜視”,原價798元,由于趕上“店慶大狂歡”,只需399元。
價格便宜將近一半,加上該店對產品質量做出承諾:“30天內無條件退貨;3個月質量問題直接換新;3年內免費保修”,讓李先生十分心動,隨手便拍下。
然而,行車記錄儀使用不到一周,質量問題就來了,無法正常工作。
“當時以為只是運氣不好遇到問題產品,賣方也爽快的更換一個。”李先生表示,不過更換后的產品還是出現問題,無法正常工作。
更為惱火,李先生再次需求售后服務時,對方開始愛理不理。“在這過程中,我多次投訴到電商平臺*寶的客服,經歷了4個月,店主才最終現身,只是輕描淡寫表示自己這段時間不在店里打理。”李先生表示,由于售后態度非常冷淡,加上失去對該產品的信心,最終自認倒霉,沒再將產品寄回做換貨處理。
(記者 郭小戈)
■現狀
質量良莠不齊,真假難辨
記者發現,在整個汽車網購市場中,類似李先生這種遭遇并非少見,由于價格高低不一,產品質量也良莠不齊。
分析指出,汽車用品電商獲得快速發展,一方面是網購浪潮的興起,另一方面是電商渠道價格優勢十分明顯。
目前,以機油為例,在各大電商平臺中,1升裝的金美孚一號的價格約為80元。而在線下傳統渠道,同樣產品價格約140元。如果在汽車品牌4S店,價格則更高,達到170元左右。也就是說,4S店的價格相對電商平臺貴一倍。
而機油格這類用品,傳統渠道商與電商價格也有巨大的差別。以一家美系品牌的一款中高級車為例,在電商平臺上售賣的機油格不足30元,而在4S店售價上漲約3倍,要價達到近90元。
不過,網上價格雖然便宜,但也存在假冒偽劣產品以假亂真的情況。
今年1月份,工商總局發布電商平臺的行業整體監測情況,在潤滑油一類中,整個行業的正品率僅為77.27%。其中,嘉實多采購8個單位數量中,僅有5個是正品,正品率為62.5%;美孚在8采購單位中,有6個為正品,品牌正品率為75%。
不久前,陳先生在某大型網購平臺購買了五桶“5W-40”殼牌非凡喜力合成機油自用,在車輛保養之時,卻發現兩瓶機油的沒有密封紙。
仔細比對之后,陳先生發現其中3瓶機油的瓶蓋上有明顯的防偽標識,另外2瓶機油則沒有。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不同。讓他不解的是,如果購買的機油屬于澳版,那么另外3瓶有防偽標示的機油又是怎么回事?”陳先生表示,更為關鍵的是,該網店無法給出合理解釋。
經過與該網購平臺幾次溝通之后,對方服務人員建議做退貨處理,但并不承認貨品有問題,對此陳先生并不能接受。
由于此次購買的機油并未加入車輛中,未造成車輛方面的影響。自此之后,陳先生重新回到4S店購買機油,“4S店購買的機油雖然貴,但不會出現這種機油不知真假的問題,讓人無法放心使用。”陳先生無奈表示。
■提醒
消費者多留個“心眼”,找直營店有保障
據悉,去年我國民用汽車保有量達到1.54億量,增長12.4%4。其中私人汽車保有量1.25億輛,增長15.5%。
正是龐大的汽車保有量,讓汽車用品市場呈現出爆炸式增長。統計數據顯示,去年我國汽車后市場保守估計產值達到近7000億,增速將近50%。這主要是以“行車記錄儀”為代表的電子設備類產品、以“坐墊”為代表的內飾精品類產品以及“兒童安全座椅”的快速增長。
這其中,汽車用品網購市場增速更為迅速,汽車用品類電商渠道的銷售額2014年比2013年整整翻了一倍。有業內人士預計,2015年僅淘寶一家電商,市場銷售額有望超300億。
如此龐大的市場,吸引了眾多淘金者蜂擁而至。這也導致了市場上出現產品質量良莠不齊,售后服務質量低下等狀況。
一家經銷商售后服務人員表示,由于汽車產品的特殊性,網購汽車用品要進行一定區分,比如購買汽車坐墊、腳墊、雨刮、玻璃水等等,與行車安全并無直接關心的產品,由于網絡價格相對便宜,消費者可進行獨自購買。
不過,如果購買車載導航、輪轂、剎車碟、電瓶等需要安裝的產品,消費者就要謹慎,最好質詢專業維修人士意見之后再做決定。因為這些涉及到車輛的安全,并且有許多不同型號,一旦型號不對或者遇到假冒偽劣產品,都會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
那么,網購汽車用品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汽車維修人士表示,消費者最好在大型電商平臺或者有信譽的網店購買產品,目前3M、博世、固特異等大型零部件企業,都在不同電商平臺設立了品牌直營店,不僅產品質量可靠,并且同一零部件能提供足夠多型號。
此外,消費者還要注意查看產品的商標是否齊全,外包裝質量,色彩是否模糊;產品表面有無銹蝕以及結合部是否平整,由于部分產品對緊密度要求較高,一旦變形對后期使用;并且注意轉動部件靈活度,以選購機油泵等轉動部件總成時,用手轉動泵軸,應感到靈活無卡滯,若轉動部件轉動不靈,說明內部銹蝕或產生變形。(總策劃 王更輝 統籌 陳韓暉 巫偉 戴遠程 執行 樂國星 陳佳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