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期以來,中國車市發展無法繞開“政策”導向。2015年,又將有哪些與汽車行業相關的新政策出臺,牽動汽車業神經?
● 國四排放標準全面實施
按照工信部2014年第27號公告要求,2015年1月1日起柴油車國四排放標準在全國范圍內實施,國三柴油車不得銷售。國四排放升級,將淘汰一些產品技術落后的企業,成就起點較高的新品牌,市場格局由此發生改變。2015年,受國四排放標準升級的影響,重卡和輕卡市場格局或將發生改變,輕卡行業將更為明顯。
●汽車品牌銷售管理辦法
今年的重頭政策之一《汽車品牌銷售管理辦法》還在業界的期盼中醞釀,預計將于年中正式出臺。按照新思路,整車企業在產業鏈的強勢及壟斷地位將被削弱,同時,將給予經銷商更大的話語權,重新平衡汽車廠家和經銷商之間的關系,將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中國汽車流通秩序,促進汽車市場均衡發展。
●上調成品油消費稅
繼2014年年末兩次提高燃油稅后,2015年1月12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提高成品油消費稅的通知》規定,自1月13日起,將汽油、石腦油、溶劑油和潤滑油的消費稅單位稅額每升提高0.12元,由現行每升1.4元提高至1.52元。三次提高成品油消費稅單位稅額,目的是實施宏觀調控,有利于合理引導消費需求,促進節約利用石油資源,減少大氣污染物排放。
●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6.9升/百公里
2014年10月,工信部等五部委下發通知,要求有關企業做好《乘用車燃料消耗量評價方法及指標》實施工作。按照《乘用車燃料消耗量評價方法及指標》的規定,從2015年1月1日起,國內生產的乘用車平均燃料消耗量需降至6.9升/百公里,節能型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降至5.9升/百公里以下的目標。對于達不到平均燃料消耗量目標的整車企業,將采取限產、停產等措施。不少企業尤其是自主品牌企業技術提升壓力陡增,SUV、豪華車等大排量汽車生產企業也將面臨油耗限值挑戰。
●打破汽車維修壟斷局面
由交通運輸部等十部委參與審批的《關于征求促進汽車維修業轉型升級提升服務質量的指導意見》于2015年1月1日執行。旨在更好地解決汽車維修市場結構不優、發展不規范,消費不透明、不誠信等問題。《意見》明確要求破除維修配件渠道壟斷,鼓勵原廠配件企業、生產企業向汽車售后市場提供原廠配件和具有自主商標的獨立售后配件;允許授權配件經銷企業、授權維修企業向非授權維修企業或終端用戶轉售原廠配件;車主享有使用同質配件維修汽車的權利。這意味著消費者將來有可能在普通修理廠,以更低的成本享受與4S店一樣的維修服務,汽修壟斷局面將被打破。
(編輯:馬麗麗)